每个城市总有一些老店,
经营着世代相传的手艺,
承载着每一代食客的回忆,
经过岁月的打磨、洗礼,
始终矗立在城市的一角,
传承着属于这个城市的专业 文化和记忆。
今天,郑小快就带大家去探寻郑州街头的那些老店,
找寻那些关于老味道留在唇齿间更 美好的印记。
由于百年如一日,坚持传统操作规程,群众对其质量有“出门百步外,余香留口中”之赞誉。朱德、陈毅等老一辈
专业
人到郑州都品尝过蔡记蒸饺,如今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“蔡记蒸饺宴”。
蔡记蒸饺制作颇为讲究,肉馅剁好之后,要边打边加水,使肉馅打上劲,各种调料也要按一定比例,缺一不可,蒸饺皮用半死半烫面粉,经反复揉搓使面团筋韧,再擀成薄皮,装馅提成柳叶褶,使蒸饺形为弯月,所以蔡记蒸饺具有皮薄微黄、色泽光亮、馅饱透明、造型美观、灌汤流油的特点。
葛记焖饼作为入选河南非遗名录的老馆子,历经几十年的岁月沉浮,如今已传至第四代。
葛记焖饼是店里的招牌菜,切成大小一致的饼条,搭配酱汁浓厚的坛子肉,味道 !饼条吸收肉汁,而坛子肉加上饼条稍脆的口感,细细的用味蕾去品尝,其中滋味妙不可言!
1953年,在还是「老乡亲饭店」时被李少卿等4人接营,因合伙经营,易名合记饭店1967年起专门经营羊肉烩面,合记烩面馆也随着面香远飘万里。
合记羊肉烩面选用上好鲜羊肉,经反复浸泡后除净血污下锅,撇去血沫,放全大料将肉煮烂,另外将盐、碱兑入面粉和成面团,反复揉搓使其更筋,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,将面团拉成薄条后下锅,放入羊肉、黄花菜、木耳、粉条、青菜、调料,烩熟上桌,外带香菜、糖蒜,其味更鲜。
始于1986年
1986年,萧记烩面刚开张时,连个门店都没有,从一张帆布篷,一张矮桌,一条板凳、一锅汤起家。弹指一挥间,如今的萧记,分店已覆盖了全河南。
萧记烩面的汤汁不像满大街的烩面汤漂着浓浓的肥油,它鲜且清亮。面条轻薄、筋道、爽滑,嚼头十足。挑起面条,里面有海参、鱿鱼、猴头、黄花菜、黑木耳、豆皮丝、粉条,配料十分丰富。
近三十几年的老店,西郊吃货没人不知道。店内更 人气的凉皮,每天下午五点前基本就吃不到了。
这家店更 让人惊艳的是辣椒油,香辣香辣的,淋在做好的凉皮上,看着就很有食欲,后劲十足。
这里的可以说是见证历史的地方,只有郑州西郊的老郑州人才了解,那种味道吃过一次就很是让人怀念。
更具 特色的咖喱味老烩面,劲道滑爽,这家店见证了郑州人一个时代的味觉变迁,改变的是环境,不变的是口味。如果外地来郑州想吃一碗更 有特色的烩面,选这里没错!
喜欢吃拉面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杨记拉面,这是一家地道的传统拉面馆。金水区的杨记拉面是几十年的老店,从瓷碗变成了钢碗。如今,虽然老店换了新址,新店开了许多,但可贵的是几十年味道依旧如一。
份量很足,碗大面多,一碗下去, 管饱,浓香的黄汤,筋道的面,喝一口味道浓郁的汤,满满都是记忆中的味道。
称这家老店
够格,在这里足足开了30年的时间。东西都是真材实料,因为摊子小成本低,所以价格便宜又实惠,一到晚上人满为患。
馄饨很大个,一大碗里大概8、9个,鲜香四溢,是鸡汤熬的,里面有虾米、紫菜、香菜,香油放了不少,馄饨好吃,汤也美味。
20年老店
说起鸿茂斋,老郑州们想必都耳熟能详。在还没有大型火锅 进驻郑州的年代,鸿茂斋算是很地道的老铜锅清汤涮羊肉馆。这家老清真馆子在郑州十几年长盛不衰,目前在郑州各个街区分布着十余家餐馆。
在各种添加各种勾兑横行的今天,鸿茂斋依旧保持着”清汤涮,不蘸料“的传统吃法,铜锅炭火,羊肉讲究肉质细、无膻味、鲜嫩无比,蘸着特制麻将小料,味道那叫一个绝!
对于许多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来说,胡辣汤从来都是早餐的更好选择 。二十多年的老店方中山是郑州更 知名的胡辣汤 ,不论是的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会来这里尝尝胡辣汤的味道。
这里的胡辣汤口味偏辣,价格从更 早的五毛到现在的六块、八块、十块,甚至还有二十块钱的。胡辣汤的 搭配一定壹 推油饼和肉盒。方中山的包子也值得品尝,牛肉馅儿很足,包子皮松软,搭配胡辣汤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1995年创立到现在都是郑州人的幸福厨房--爱芳爱德,据说和四厂烩面一样历史悠久,味道,环境,格调,这里一样不少!被评为更符合 郑州人口味的家常菜馆。
菜的味道很中和,吃着让人舒服,更
出名的还是他们家的扒皮鱼,微辣偏甜、很入味。
看着门面很旧,没错,它就是一家二十几年的老店,每次饭点过去,发现屋内屋外都是人。
它家更 有名的就是原油肉,用的五花肉,经过各种香料调配后、蒸透,然后在碗里冲汤再吃,入口即化。
强烈推荐的丸子汤,四五月份的时候店面刚装修过。逛街累了,来这里歇歇脚,来一碗热腾腾的丸子汤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丸子软Q弹牙,羊汤香醇浓郁,一把鲜韭菜如一缕清风打开你朦胧的味蕾,羊汤不够随便续,丸子酥肉可两掺。把饼丝泡进汤里,很容易就吸饱了汤汁,吃在嘴里有点糯糯的口感。
每到饭点门口总是排队,老郑州的代表饭店,只在下午才开门。
羊肉馅饼,外皮的金黄中裹藏着面饼的焦香,内陷羊肉和大葱的传统搭配自然是好吃的保证,大葱遮住了羊肉的膻味,剩下的只能是诱人的鲜香!
蜀香的瓦罐,淳厚的骨汤,丰富的莲节,酥肉,筋道的粉条,味道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。
新环境更文艺却怀旧感十足,味道还是老味道!
这些郑州老店,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符号,
更是几代老郑州人永远无法抹去的回忆。
◆ ◆ ◆ ◆ ◆
内容摘自公众号:号外郑州